2008年全運第一屆陳氏38式太極拳女子組第一名(林麗雲老師)

2025年11月5日 星期三

20251105練拳要練習做一個心胸開闊的人

 我記得第一屆台灣盃是在2005年,地點是在台中,

協會第一次發起,

2006年第二屆是新北馬公國小,洪允和老師主辦,

2007年第三屆是高雄李永居老師,


辦一場比賽需要相當的人力還有財力,

當時北中南陳氏各界可以各自辦比賽,

是因為有能力有資源,還有就是力量是整合的,

所以那個時候的陳氏太極拳是呈現一個蓬勃發展的狀態,


當時比賽的選手有潘詠周系列,有王鶴林系列,有趙堡,也有99式,

這些都是在當時發展有一定程度所以才能派出相當數量的選手,


那時候的裁判也沒有護航這回事,因為裁判都是拳齡很久的老師們,

也沒有在看彼此之間的關係好不好,

那時候的比賽真的是很單純,

就是看你的拳本身是怎麼樣,基本好不好,

上場前不問你的老師是誰,

下場後多是去問你的老師是誰,稱讚他把你教得很好,


那時候的比賽真的是很正向,吸引很多人來學習陳氏太極拳,

讓更多人來投入這項運動的推廣,


所以我常說,不要護航自己人,

不要去看是不是跟自己關係好不好,

也不要用跟誰像不像這種可笑的字眼來質疑選手,

裁判的身分不是用來樹立自己的權威地位,

而要讓整個大環境朝一個正向的方向發展,

而不是惡性循環,路越走越小,甚至走向沒落,


是不是自己教的,是不是自己調的,很重要嗎?

一個人表現好要去讚嘆人家,

表現不好,純粹是他沒有把自己老師的東西練透徹而已,

回去再練就好,


裁判最忌諱的就是一天到晚都想要去指導別人的學生,

你有打的比較好嗎?你有人家老師打得久嗎?

自己打幾年自己不清楚嗎?自己要掂掂自己的斤兩,

一有頭銜就有大頭病,練拳練成這樣很奇怪,


這些陳氏的耆老們,我們是要很尊敬他們的,

因為他們才是真正有練出東西的人,沒事要多去請教人家,

都什麼年代了還在強調跟誰像不像,

只有想要樹立自己權威地位的人才會不斷強調這種事,


練拳就單純練拳,不要一直搞那些沒有意義的身外物,

這對整個大環境都沒有什麼幫助,

練拳才能提升自己,而不是你的權威,


心都不正,天地間的能量怎麼有辦法跟你相融?


選手要習慣去欣賞別的選手的優點,

而不是什麼都是自己最好最優秀,

因為沒有人是完美的,

每個人都有要學習要修正自己的地方,哪裡有心思去修正別人?

頂多是提醒對方不要受傷而已,

我們憑什麼去幫別人決定哪些東西適不適合他自己?


練拳要練習做一個心胸開闊的人,

而不是自己綁住自己,也綁住別人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