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運第一屆陳氏38式太極拳女子組第一名(林麗雲老師)

2025年11月18日 星期二

20251118動心忍性

今天早上在場地練劍的時候,風是比較大的,

太陽還沒有出來之前氣溫也比較低,

所以這個時候就可以明顯看出來,

練拳之前需不需要暖身?


暖身是一個避免運動傷害的一個方法,但他不是唯一,

而是說運動的性質如果是比較激烈或比較需要高度使用肌力的,

那暖身就非常的必要,


這個時候就會出現一個問題,

我們練拳如果很激烈或高度使用肌力,那暖身真的很必要,

可是如果是用放鬆的方式去舒緩剛起床後筋骨的僵硬,

那其實打拳就可以了,

不是說禁止暖身,而是運動的性質不一樣,

我們在有限的時間如何將時間做最有效益的使用,

這是權衡後的取捨,


所以為什麼我們打拳可以不用暖身?

如果我們在拳架進行中,每一動氣都是下到腳底的,

如果招式進行的時候骨頭都是滑滑的,那我們就直接練拳就好了,

因為暖身的效果不一定比練拳強,

但是每個人的情況是不一樣的,所以要看自己的情況,


但是老師的教學,他是想要把他會的東西他練到的東西教給學生,

比方說雲手,為什麼會很強調這個挒,

因為他就是可以讓全身的骨頭都滑滑的,

而不是強調做這個動作,

老師常說不要只是做動作,

是因為你既然來跟他學了,就是要來學他的東西的,

老師就是告訴你他的練法,因為這就是當老師的責任,

當學生的可以不接受,但當老師的他就是有責任要提醒你,

學生拒絕或不改,那是學生的問題不是老師的問題,


所以我常常覺得現在的人不太喜歡看古文有很多文字使用跟理解的問題,

比方說我們到了50歲,這個知天命,不是把自己神格化,

而是可以開始將自己人生的歷練跟天地運行的法則歸納出共通的原理原則,

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事,該負起什麼樣的責任,

而不去煩惱那些跟自己無關或能力以外的事情,


在古代的神話,天命也是不能亂用的,

修行到一定程度的人如果犯了錯,

因為他有一般人所沒有的能力,所以他會被罰到人世間去做很多的事情,

而不是到人世間自己封神,


所以無論哪個領域,如果單靠字面的意思去理解,會產生一些很奇怪的解釋,

原因都出在他沒有經過必要的過程,

特別是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那些重要過程,


學拳練拳也是一樣的,


X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