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運第一屆陳氏38式太極拳女子組第一名(林麗雲老師)

2025年11月10日 星期一

20251110尾襠骨

 老師今天還是複習雲手,這個雲手其實在練髖關節非常的快,

尤其是尾襠骨的地方就是整個滑滑的,


這個地方如果年幼時有一屁股重跌坐在地上的情況,

很容易那個時候就有傷到,

在練氣的時候,如果這裡會痛,要一段時間才能慢慢修復,

如果沒有傷過,這裡就很快可以骨頭滑滑的了,


所以以前場地的人有時候會被摔到地上,

我後來都會告訴他們練摔可以,但是要練護身倒法保護自己,

不是在草地上或軟墊上練就可以了,

反正我覺得我該提醒的就是提醒,其他的就不是我的事,


黃裕盛老師曾經提過,保身要緊,養生更要緊,

老一輩的教學都是很負責任的,

我們要學習的是他們這種負責任的精神,


今天大概是練雲手的關係,髖關節在尾襠位置鄰近的結構行氣的很深入,

然後全身的骨頭也是滑滑的,

頭部的行氣比較特別,雖然是連在一起,

但頭部骨頭各點就像好幾星連珠,雖然連在一起但有幾個特別明顯,

比方說下巴比較有角的各點,

但其實他是沿著各點的路線連著一起,


這些現象都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漸進的,

比方說他可能一開始是一個點,後來是一個細線,到最後他可能是一束,

但不可能只是偶爾,而是日常他就是連起來的,而且是動態在走的,


但在還沒有產生動態行氣的情況之前,

他可能就是還只是在氣機引動的階段,

我從來不會去做強行通過或引導的任何動作,而是隨便他,任其自由發展,

因為我覺得老實練拳就可以了,


舉例來說,頭骨後方中間的那一條線常態性流動之後,

也就是整個背後比較是銜接一起的時候,

現在走的就是前額,可是這個前额他還沒有完全走完,

儘管同時也是在走上下顎、還有天目、耳朵上方到太陽穴的地方,

但就是這前額是還沒有完全連在一起的狀態,

行氣會走會連線,但平常還沒有常態流動,


我覺得其實真的就我而言,我就是老師教什麼,我練什麼,很單純的,

我也從來不會去跟人家討論要怎麼打,

我現在寫到這裡我都覺得很好笑,

有好的老師,

怎麼還去跟其他也還在學習的人討論這招該怎麼打?


所以我常常覺得,就把自己當個學生就好,

也不要去管你要教誰,調誰,

腦子放單純一點,什麼事也沒有,


^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