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在場地繼續等老師,我練我的老架一路75式,
旁邊的人是誰,在做什麼,
我已經沒有什麼感覺,
又練完一趟,場地的人走的差不多,只剩下零星幾位還在自己練,
美智師姐來問我扇子,他跟老師學了很多年,其實道理他都懂,
他只是不知道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我索性把剩下的幾位個位數的人都叫過來,
老師最強調的就是結構,尤其是髖關節的結構,
老師常告訴場地的人不要只是做招式動作,
意思就是不要只是用手打拳,
老師常說跟他學拳很困難也會學得比較辛苦,
是因為要克服自己不要用手的習慣真的是很困難,
不是不協調就是上下不相隨,
克服的練習方法在基本,
一個退步壓肘雖然只是一個招式,
但千錘百鍊下來的跟單純作動作不可能會一樣,
單純做動作一萬次,跟修正自己一萬次,
兩者也不可能會一樣,
講了根本的問題,要去示範給他們看,不是讓他們模仿你的動作,
而是讓他們知道結構究竟怎麼從基本及拳架修正的,
彥君問了前招後招,示範完他就開始沉默,
最後他說口傳心授的東西需要時間去消化,XD
美智師姐問的懷中抱月,我也是示範了一次,然後看著他們微笑,
我能理解他們的眼神,
沒有刻意開扇或發勁的動作,是扇子自己發出聲響,
而不是我刻意發出任何聲音,
我只有告訴他們老師強調的就是結構,
身體的質就是修正結構而已沒有別的,
撇身捶或背折靠,如何不用手纏繞而產生對稱相合,
而不是靠單純膝蓋升降下蹲做出沈的動作,
這些都是日復一日的纏絲勁產生的整體一致,
展翅點頭,如何不用刻意的肩靠外觀動作而作出肩靠,
也是纏絲勁不斷練習產生的整體一致,
而不是純粹做拿劍刺或用肩撞的動作,
也許老師教的是真的很困難,可是我覺得學習就是這樣,
學的是自律,學的是克制,也學習克服自己,
每一個動作都不是幾萬次的修正過程而已,
他們所看到的是超過幾十萬次的修正過程,
而且是自己修正,不是別人幫你修正,
每座越不過去的山,從來都是自己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