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雲老師,中興大學理學大樓場創場老師,作為她的學生,站在觀雲的角度, 紀錄並交流分享用生活練拳,用拳學生活的學習過程,本場練習時間為週一至週六早上6點至9點(夏季7點半至9點移至土木環工大樓)
早上老師示範的踢二起是一個非常漂亮的順勢,
我看完就笑了,
昨天早上下課後,老師跟場地的師兄姐在場地乾脆喝起茶來,
我在旁邊練拳,
老師今天教當頭炮,
今天天氣溫度微低,但練發勁的時候還是會忍不住把長袖脫掉,
早上下課後,跟老師去看台灣盃18式團體表演團練的場地,
然後到彰化向張滄彬老師致意,
昨天看拳的時候,我先謝謝場地的人,
因為今年沒幫他們看拳之後,我的氣進展神速,
剛剛請A賽員提醒B賽員要認真練拳,
拳已經退很多了,老師也感慨B都胡亂找人幫他看拳,
早上老師教完拳,
就跟台灣太極拳總會劉玉霞理事長到南投看辦活動的場地,
今天老師提到劍的13勢,
因為劍不是只有刺跟劈,
年輕又學得快,大家都會怕,
怕他走上歪路,怕他被不好或負面的人事物影響或操弄,
凌晨行氣的時候突然回想起來,自然行氣是有一些階段的,
一開始的靜坐站樁在幫助我們找到最適合且自然的結構,
場地很多人在老師教劍的時候都在看老師2013年的影片,
現在是2025年年底,
午休依然是全身行氣,
但比較不一樣的是下巴到頸骨這段整個跟鼻腔銜接上了,
老師昨天又開會一整天,
從今年3月到現在,會裡一直有很多的活動,
我身邊有各種火象、土象、水象、風象、土象星座,
同樣星座的人有完全不同個性的人也非常多,
凌晨的行氣完全沒有受到天氣驟降的影響,
依然走的是全身,
我記得我剛學拳的時候,
禮拜六去場地跟老師學,禮拜天雖然去總場,
每次老師教一套拳,不管我有沒有學過,我就是重頭學,
從頭學的意思是就算招式已經滾瓜爛熟,也重新修正自己,
這個骨頭滑滑的感覺在天冷時特別好用,
在打拳時或在行氣的時候產生其實都沒有什麼關係,
凌晨的行氣,先是動態的類似電能走全身,
接著重從薦椎到後背脊椎這一段是整束連貫的,
今天早上在場地練劍的時候,風是比較大的,
太陽還沒有出來之前氣溫也比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