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雲老師,中興大學理學大樓場創場老師,作為她的學生,站在觀雲的角度, 紀錄並交流分享用生活練拳,用拳學生活的學習過程,本場練習時間為週一至週六早上6點至9點(夏季7點半至9點移至土木環工大樓)
凌晨這個行氣現象很重要,是心到兩臂,
行之所至,胸骨及肩肘腕關節就開始滑滑的,
我在看不同的經典的時候都是會行氣的,
只是部位及路線不一樣而已,
凌晨大概快一點,後腰椎的地方行氣的很厲害,
過去不是沒發生過,只是這次的程度幾乎是前所未有,
昨天在外面一整天,中午沒有辦法休息很累,
又要講很多的話,其實很傷元氣,
昨天老師上課的時候,麥克風沒有作用,
賴湘音秘書長就幫老師拿了更大的麥克風來XD
練氣的人在看別人打拳的時候,
能看出這個人的丹田是全身性的,
老師常跟资深的師兄姐說他們要認真練拳,
是因為這些師兄姐十幾年前跟十幾年後拳架的水準都差不多,
我們在人生中會遇到各種不同的人,
這些人都遇見過之後,我們就會更珍惜那些對我們很好的人,
那天老師帶了學生參加蘇秉康老師陶藝展,
他就是古小兔師姐的先生,
當老師不是一個人打拳的時候,他可能是帶領,
但大部分他都是讓給別人去帶,
今天師姐還是準備了茶,他的茶非常好喝,
尤其在老師早上快6點半上到9點的時候,
老師今天教左蹬一跟,雙震腳,及玉女穿梭,
左蹬一跟是一個發勁的招式,
老師昨天早上提醒場地的人避免跪膝的方式,
是我告訴老師場地的賽員為了蹲著打拳產生的程度不一的跪膝現象,
昨天一個師兄講到他們小時候走路都要走40幾分鐘去上學,
我跟他說我們也是啊,
今天凌晨行氣很明顯,我以為是節氣,結果一查又不是,
不過有注意到不同行氣的路線及部位,態樣也不太一樣,
最近打拳滑滑的感覺又更明顯,
明顯在於關節及骨頭之間滑滑的感覺,
看暗河傳好像在看凡人修仙傳XD
18劍陣有個缺點,
一早,老師今天帶著我,
還有場地的小朋友一起打老架傳統拳架,
我記得老師在教老架二路的時候,
場地年紀比較大的師兄師姐非常的興奮,
要睡之前,把老師早上教的又練了一下,
其實我很多年都不太看影片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