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雲老師,中興大學理學大樓場創場老師,作為她的學生,站在觀雲的角度, 紀錄並交流分享用生活練拳,用拳學生活的學習過程,本場練習時間為週一至週六早上6點至9點(夏季7點半至9點移至土木環工大樓)
新架是老師想都不用想就能打的拳,
因為那是老師陳氏太極拳最早學的拳,
我每天早上都是4:00直接從床上跳起來的,
我中午休息都是到12:48,時間到了我就起來,
昨天看華山論劍-東邪西毒,
講的是黃藥師及歐陽鋒兩人結婚生子前的故事,
練拳的時候筋骨開,是包含頸椎的部分,
也就是頸椎跟頭骨之間的空間,也是要鬆開的,
我一直認為練習拳架的過程有筋骨全開的效果,
剛開始學拳的時候,我曾經不明白為什麼老師講打拳的時候內外氣會交換,
剛剛連續打完8趟老架一路75式,
我其實在寫這些幾趟的時候,並沒有把基本寫進去,
老師說他的兄弟姊妹、姪子姪女,沒有一個人想要練太極拳,
所以一個東西再好,你如果不想練,也不要勉強,
一個學員的女兒寫了一張書法給老師,
他母親要她跟老師合照,
我打拳的時候其實非常不喜歡有人在旁邊看,
也非常不喜歡有人打擾,
老師在今年的時候就告訴我,我可以不用幫場地的人調拳看拳,
一開始場地的人也有不能理解,甚至苛責我為什麼不能像老師那樣,
我剛學拳的時候,一個禮拜就產生自發功現象,
老師告訴我要讓他停下來,不要讓身體亂動,
我覺得這陣子的行氣,跟以前有點不太一樣,
丹田一下子連結到十隻手指跟腳趾,速度非常快,
陳氏太極拳有很多難度很高的動作,
他需要在筋骨非常放鬆的情況下才有辦法做出來而且不會受傷,
每次比賽完,
我看到場地的裁判忙著跟場地的賽員解釋為什麼給他們這樣的分數,為什麼給他們扣分,
早上打了3趟老架一路75式,打拳很舒服的原因是在於,
透過打拳骨頭會產生滑滑的現象,
要睡之前,突然想到很久沒翻黃庭經,
翻看的時候,覺得身體的對應好像比以前更強烈,
清晨雨勢很大,老師跟場地的人說不用來場地,
但是我的習慣還是會去場地^o^
老師昨天告訴我,9月有一場比賽(我忘了是什麼,從來沒在記XD),
場地要組一個劍的團體,
我在職場上看過很多優秀的領導人,
他們的特點在不會偏重任何一方,他們的定位就是整體考量,
下班後跑到場地練拳,
想要練拳就是一股衝動,就是突然很想要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