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老師先打完一趟陳氏太極劍,
老師都會叫場地的賽員在旁邊看著,
因為劍走輕靈,場地的人劍的練習都過於沉重,
這是劍的基本比較少練的緣故,
所以老師今天特別提到了劍指,
陳氏太極劍的劍指跟纏絲勁的練習有很大的關聯性,
如果缺乏纏絲勁的練習,
這個劍指就會很生硬,因為過於刻意,
陳氏太極劍的練習跟陳氏拳架沒有辦法切割練習,
否則很容易變成只是用手在打劍的招式而已,
事實上劍的練習也都是要用身體整體一致,
而不是單用哪個身體的部位而已,
所以所謂劍的掤勁也不會只是用手撐開而已,
他是身體的彈性張力,
就我們身體各處骨頭滑滑的感覺成形之後,這些滑滑的骨頭結構會相扣合,
所以沒有合就沒有開,
這個合才是我們在練的掤勁,
也就是我們是用修正結構的方式去練拳以及器械,
其中最複雜的結構就是髖關節,
所以我們要花很大的心力去修正髖關節的結構,
修正的同時,自然行氣就很快了,
所以我在劍的練習時,所有的發勁或震脚都沒有刻意發出聲音,
純粹是結構不斷修正後,
那個氣本來就是會自己走到那裡凝聚後在剛好的時機點不得不發,
只有勉強發或勉強震腳才會受傷,
不勉強自己就不會虛耗過度,
很順的自己出現發勁的現象本來就是招式設計的結果,
場地的人通常都迫不及待,是因為定力不足,
定力不夠的原因常常是因為基本練習太少,
耐心跟定力不是一件事,有耐心才能夠老實的練基本跟拳架,
經過這些必要的過程之後才能從拳架裡面看出定力是不是準備好在剛剛好的時機點,
缺乏這些必要的過程,連耐心都談不上,
拳架練習的過程是對人性的諸多考驗,
所以我們常常要在日常生活中修正自己,
不是只有拳架而已,
靜心慢練不是故意拖慢速度,
而是讓我們學習有足夠的耐心可以好好覺察我們的身體結構究竟有哪些可以修正的地方,
而不是照字面上的意思,靜下心來慢慢練而已,
會想很急,會想很快,會控制不了自己,
純粹是因為不清楚時間是練拳過程一個很重要的元素,
而基本及拳架就是打開這個時間歷程最重要且必經的過程,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