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運第一屆陳氏38式太極拳女子組第一名(林麗雲老師)

2025年10月5日 星期日

20251005知足與珍惜

老師週日因為怕場地的人人數太多影響到協會其他場的人的學習,

所以跟場地的人說老架會在禮拜六教,

週日就叫大家不要去總場,

因為怕人數過多讓總場的人沒有地方可以站,


老師的意思並不是叫場地的人禮拜天不要來場地,

因為老師在總場的課是上到7點半,

下課後老師還是會回到場地教場地的人,


雖然禮拜天來場地學習的人沒有像平常那麼多,

可是老師還是很認真在教,所以我也每一次都很認真在學,


老師的這種教學的價值觀我覺得跟我很契合,

他不會因為人多人少而改變他的熱誠,


今天有一對男女在旁邊看老師教了很久,

後來才知道其中一位是高雄劉文宗老師的學生,

他跟老師說,他覺得老師現在這樣的身份還能夠這樣認真教,

實在很了不起,


場地的人因為已經很習慣老師這樣教,

所以場地的人其實是沒有什麼感覺的,

他們可能覺得反正老師平常還是會再複習,

所以就算只是一天或幾天沒有來場地學習也沒有什麼關係,


我會很珍惜是因為我曾經只能一個禮拜跟老師學一次拳,

其他時間只能自己練,

再加上現在就算每天跟老師學,

平常要上班也只能7點之前才能跟老師學,

所以我不太會輕易放過任何一次跟老師學習的機會,


我一直認為一個人越知足越容易珍惜所身邊的一切,

而不是一直追求那些離自己比較遠的事情,


我從小到大一向是習慣把有興趣的事完全的投入學習,

變成深植身體或腦海裡面的一部分,

至於平日的瑣事,我就很少記得,

這個不是重不重要的問題,而是我會把學習以外的事情自動過濾掉,

這個是從小身體自動的機制,只有跟我相處過的人才能理解:p


老師從來沒有一次的教學是讓我感覺他不想教,

或有所遮掩,或隨便敷衍了事,或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比別人優秀,


所以我覺得老師的教學跟我學習的價值觀是很契合的,

只要老師曾經出現過那麼一次跟我學習的價值觀不一樣的地方,

我大概就不太可能繼續跟他學了,

因為我身體學習的機制本來就是這樣^^


每個人認真學習的標準本來就不可能會一樣:p


一個人無論是什麼身份,如果讓我覺得傲慢,

很奇怪我的腦海好像都會自動過濾掉跟他有關的一切,

這個也是身體的機制,沒辦法控制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