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兩天一直在練老師修正我的纏絲勁,
所以也很大幅度的修正了老架的打法,
這裡提到的修正不是外形,
因為拳架練到滾瓜爛熟的時候,他就是已經變成一個反射性動作,
哪裡還需要再去思考外形,
老師教拳的時候常強調恭敬心,
現在的人不喜歡古文,但常看古文的人就會很清楚老師講的,
跟理學持敬、心學誠意的功夫是很類似的,
他們都屬於一種內心的修持,
敬畏,專一,不敢放縱,但不能拘束,
所以心敬自然身靜,
之後才能理解古代存養的功夫究竟是什麼意思,
也就是說,無論持敬或誠意,都很強調修正自己的過程,
而不是把注意力一直放在別人身上,
這點跟老師一直強調的打拳的時候不要一直看別人,
我覺得有異曲同工之妙:p
所以我覺得跟老師學習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他跟古代教學的觀念及方式非常的接近,
我的意思是如果能多涉略一點古文,
可能比較能夠理解老師要強調的重點是什麼,
比較不會畫錯重點XD
拿現在的話白話一點,
就是修行從來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別人,
意思是很接近的,
在太極拳的領域,簡單的意思是,
無論拿了名次或有了什麼頭銜,
反而要更精進修正自己,
@@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