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麼些年大小比賽的裁判經歷之後,
我就會想一下我為什麼來當裁判?
要受人尊敬嗎?
我在職場上跟同事之間都是彼此尊重,彼此互相學習,
所以不會是這個選項,
要讓選手來跟我請教嗎?我覺得也不是,
我從來都會跟他們說請他們去請教他們的老師,
替自己場地的選手護航嗎?
講到這個就很哀怨,場地大概沒有哪個人不恨我的,
因為我從來不會因為場地的人就分數給的特別高,
我看的是拳,又不是他是什麼人,
其實就是那麼有一天,大小比賽玩了3.4年,然後我累了,
老師就說不然來當台灣盃裁判好了,我想想也好,
因為當選手的時候我從來不去看對手,
所以我從來不知道別人到底打得怎麼樣,
其實我也從來不知道自己打什麼樣^o^
我就是從第四屆開始就一直當台灣盃的裁判,
我平常有時間就是練自己的拳,幾乎不太會去注意別人,
但我常常會被認真專注的神情吸引,
我喜歡看到他們在上場的時候專注在把自己平常練習的成果呈現出來,
因為自己練拳的過程,
所以通常看到這些人上場的情況,就會很清楚他們平常練習的程度,
我看的一向是這個,
我喜歡看到人們很努力的看待練拳這件事情,
每一個蛛絲馬跡都清清楚楚,
沒有經歷過那種揣摩、焚膏繼晷的過程,
是沒有辦法理解更不可能感同身受的,
每次比賽後,我會提醒場地的人要注意什麼要修正什麼,
不是因為我要受場地的人尊敬,我在場地幾乎是不搭理人的,因為都是在練拳;
也不是因為我要顯示什麼權威地位,要所有的人都聽我說話,
自卑的人才需要,
當裁判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了不起的是你的專業,你的沒有分別心,
而不是那個頭銜,
我在賽場上常常可以看到很優秀很出色的選手,
有的沒有好的老師都是自己練,
我就會去告訴他們,他們很不容易,沒有好的老師可以自己練成這樣子;
有的不是靠技巧,就真的是自己很扎實的練出來,
我就會告訴場地的人,那就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有的純粹是靠拳架以外的方式,
我就會告訴場地的人,不要把這種事放在心上,反而要期許自己不要成為那樣的人;
有的選手用了傷害自己的方式在練拳,
我就會告訴場地的人,不要用類似的方式傷害自己,
也提醒他們爭名逐利,對拳架不但沒有任何幫助,還會有反效果,......
除了福爾摩沙盃是一開始協會只有我跟老師有參加台灣太極拳總會的講習,
所以我很早就當福爾摩沙盃的裁判,
我覺得早期的那段經歷感覺很好,
因為資深的裁判老師們很嚴謹很專業,對晚輩都很包容,也會特別教導提攜照顧,
那是一段非常愉快的過往^^
其他的比賽大部分是知道我一定會載老師,
怕我在外面太無聊^o^
其實我假日不是練拳,就是四處吃喝玩樂,載老師四處走走看看,
老師忙他的,我玩我的:p
我覺得人生如果從來沒有想過要高人一等,
其實什麼都會看得很淡,也不會很在意,
如果會在意,大概是看到讓我覺得很奇怪或不合邏輯的情況,
可是後來年紀越大就越覺得,
眾生百相,如果沒有辦法改變,就算了吧,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