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所以現在用骨頭結構去學習老師教的拳架,
不是因為我去了解骨頭是什麼構造,
相反的,我一點都不懂,
我是因為經過了一些練拳的過程,
在骨頭產生滑滑的現象之後,
骨頭的構造在打拳或日常作息清楚明顯的呈現出來時,
才會想到更進一步的去發現老師在示範時的骨頭結構在打拳時是怎麼運作的,
也就是他的招式的每一動都是可以從骨頭的結構去找到脈絡,
但不是用骨頭的專業知識來按圖索驥,
因為在自己的身體因為練拳產生滑滑的現象之前,
這兩種理解是有很大程度的區分,
就像有練拳跟沒練拳的人,同樣是看書看影片,著重點都不可能會一樣,
沒練拳的人也不會因為只看書看影片而不用練就會打拳,
因為骨頭的結構加上了拳架,就不可能純粹只是我們所理解的結構而已,
也就是說我們必須用拳架的角度去理解骨頭的結構如何產生一切的現象,
老師常說拳是練來的,也就是這個意思^^
剛開始練拳就不要這樣練,
而是先求工整,招式清楚熟練,一步一腳印比較重要,
都還不熟練、清楚就先求鬆,沒有彈性韌度的鬆會是什麼?
沒有絲毫纏絲勁練習基礎的拳架又是什麼?
當別人連續數年每天在勤練刻苦,焚膏繼晷,日復一日的鑽研,
憑什麼可以輕描淡寫一句話就否定掉別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