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比賽完,
我看到場地的裁判忙著跟場地的賽員解釋為什麼給他們這樣的分數,為什麼給他們扣分,
我看了就搖頭,需要每次都主動向他們解釋嗎?
是覺得場地的裁判出去就是應該要護航自己人嗎?
老師常說賽員比賽回來就是先檢討自己,但我看到的好像不是這樣,
像是賽員在集體檢討場地的裁判為什麼沒有給他們高分,
這種情形場地的裁判每一次出去就會有很大的壓力,
不給場地的人高分,回來就要解釋,
我後來幾次跟場地的裁判直接明講,
場地的人當時水準並沒有到9.27 、9.28,
基本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是要讓他用這種方式練一輩子也無法發現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裡嗎?
用裁判的職責去做公關,我沒有辦法認同這種價值觀,
每個賽員不分場內場外都練得很辛苦,
賽員有疑問應該要自己主動詢問,
如果裁判的回答專業度夠高,選手自然會作為參考,
他們每次回來讓場地的賽員公審,這個已經不是身段低,
而是無形中在場地養成一個觀念,
無論什麼樣的評分,回來你們都要向我們什麼交代,
我從來不主動跟場地的賽員交代,
他們如果覺得自己完全沒有問題,我們講什麼他們也聽不進去,
我也不需要對他們覺得很抱歉給他們分數不高,
這不是姿態高,而是我們應該用良知去做我們應該做的事情,
場地的賽員現在的姿態比我們當選手時還要高,
這種價值觀是什麼時候養成的,已經不可考,
因為交情而對這個人的拳有不同的評價,
一直是場地的惡習,
我一直認為客觀理性的去看一個人的拳,很多事情會單純很多,
想要出去當裁判,就要有回來賽員不跟你講話的心理準備,
濫做好人,你們怎麼對得起每一位日夜辛苦練拳的賽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