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換另一種講法可能比較好理解,
行氣在身體的其中一種現象就是人可以很明顯感知的血液循環,
一個血液循環良好的人舉止都是很輕鬆的,尤其是下肢,
也就是地心引力對一個血液循環良好的人來說作用會相當程度減少,
因為身體的重量不但不是負擔,反而是助力,
而在言行舉止上會很多逆向操作的情況出現,
但開車時不會逆向行駛,
因為他會考慮到別人,也會考慮到自己,
我在職場多年發現一個很有趣的巧合,
身體狀況越不好的人,自我就越強,
一個身體狀況良好的人,他的想法就越正向而且越樂觀,
也越容易同理別人,處處為人著想,
所以我後來發現就算沒有在運動的人,
只要他對人是溫暖的,他身上的氣也是溫暖的,
而什麼都只想到自己的人,他身上的氣就很容易積在頭部,
每天綁住自己也讓人覺得不舒服,
我再補充一下好了,
我大概練拳幾年後,有一次打拳,
發勁時有類似電流竄出的感覺,
所以我那時候就認為發勁是不需要常常練的,
因為他需要有相當的條件,而且是在筋骨相當程度放鬆的情況下,
也就是說發勁在我們的練習過程屬於快速的內外氣交換,
練習完身體會更飽滿,更輕鬆,
所以如果我很累的時候或想要筋骨放鬆的時候,就會練幾下發勁,
放鬆筋骨的效果非常好,
我並不是為了發勁而發勁,
而是為了筋骨放鬆而發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