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今天早上教磨盤式,效用類似合太極,
飛身跳躍是外磨盤,老師到7:16開始講內磨盤,
我其實早就該去上班了,但我無法離開,
因為老師講了最重要的部份,
其實我到辦公室只要5分鐘,我花了十數年的時間到離場地很近的辦公室,
所以即使到老師講完後,我到辦公室也不過才7:37,
但那已經是非常例外的情況,
因為我通常7點半之前就到辦公室,開始思考很多的事情,
磨盤式是在筋骨鬆開的前提下髖關節空間的練習,
這個筋骨鬆開意思是髖關節的骨頭要滑滑的,
否則很難完整理解髖關節的結構,
看人體骨骼模型盲點在他是靜態的,
所以無法理解髖關節在鬆開的時候產生的動態空間究竟是什麼意思,
筋骨越開骨頭越滑,延伸出去的空間也越多變化,
但外觀的動作卻越小,
但一開始學磨盤式的時候,
只能看到手上在轉圈圈,只能看到大圈圈小圈圈,
但我們學了十幾年看的是髖關節空間是怎麼變化的,
因為可以看出來就會讓手上的動作更小,越容易一氣呵成,
也越容易讓髖關節的空間更有彈性餘地,
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圈圈及能量浪費,
這是老師教的練法,任何人都可以覺得不適合自己,
但我覺得很適合我,
本來任何一種練法都只是適不適合自己而已,
每一部的經典都只是不同的法門,
你是不是跟他有特別的因緣,
我們的機緣是不是在這裡而已,
獻給我在天上的父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