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今天複習陳氏太極劍,
我們在拳架器械的練習,練到筋肉的感覺沒有了,
只剩下髖關節的骨骼結構,
所以所謂的陷下去是因為骨頭結構的關係,
並不是刻意的壓胯,
而開胯也是骨頭之間的空間變大,
並不是拉筋的成份,
以撩劍為例,
胯的肉感覺像沒有了,只剩下骨頭天生凹陷下去的結構,
跟我們同時陷下去的的掌骨結構自動產生相合狀態,
這是我們的練法,
我們透過練習來達成這樣的結果以致於讓骨頭產生滑滑的保護效果,
我們的練習一開始確實會透過招式的臨摹,
但拳架高度熟練之後就不會在意外形是不是像任何人,
在沒有偏離大方向太遠的情況下,
我們老師讓學生可以因為自己身體的質各自發展自己的風格,
因為我們本來追求的練習的是身體,
我們追求的本來就不是像誰或像誰的風格,
比賽或表演是基於私人情誼或觀摩學習,
或去支持一個比賽項目不會太冷清以致最終走向泡沫,
讓耆老們多年的努力白費,
並不代表我們的練習方向要因為比賽或表演而完全改變,
任何的比賽,我們都尊重大會所賦予裁判的職權,
任何人對場地新生的指教,我們也都一再提醒新生要虛心接受,
但我們認為任何人在比賽後對任何老師的攻擊和批評,
是他個人私下的行為,
任何人如果要用外形或風格像不像誰作為評價標準,悉聽尊便,
我們的練習從以前到現在也從來不會受到這種價值觀的任何影響,
一場比賽而已,我們可以參加,也可以不參加,
我們也不是為了這些跟我們有不同價值觀的人而參加,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