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放影片的目的不是為了證明我多好,
老師常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拳學的越久要越謙虛,
但我以前這麼多年都不太願意放我自己的影片,
為什麼今年一反以往的要放上來?
我今年放了三個不同時間掩手肱拳的影片,
一個今年1月,第二個是今年7月,最後一個是2008年,
這三個影片代表不同的階段,但其實原理都是一樣的,
只是越到後期,動作越小,
學拳也是一樣的,
如果跟一個老師學拳跟的時間越久,
越容易感受到這個老師拳架演變的軌跡,
而越晚期,風格越內歛,也越難看出端倪,
我的意思是,如果略過那些重要的歷程,
我們會少了很多嘗試探索身體解鎖的機會跟過程,
因為拳架需要時間的淬鍊,
所以越在晚期跟一個老師學,反而會學得比較辛苦;
但即使長時間跟著一個老師學,如果沒有跟著老師一起成長,
那跟老師之間的落差也會越來越大,
如果沒有經歷過這些重要的過程,
很難看出修正的軌跡,又修正了什麼,
我的意思是,不可能只學晚期的動作,
而可以不用經歷那些重要的過程直接跳階,飛躍人家20年的過程,
除非有異於常人的努力及毅力去練習,
一開始就學習很內斂的動作外形,對初學者來說真的會很吃力,
所以我們都會建議從老架一路開始,
循序漸進的去建立自己拳架練習的軌跡跟歷程,
而不是倉促的、囫圇吞棗的學習模式,
在成長上可能會比較穩定,
人生有時候可以停下來,緩一緩,
就像喝茶一樣,品一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