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運第一屆陳氏38式太極拳女子組第一名(林麗雲老師)

2025年7月29日 星期二

20250729身法

 老師教陳氏太極劍不是第一次,

老師的習慣通常是教2年的拳,1年器械,


是的,老師的習慣一套拳都教很久,

一趟老架一路最快也要兩年才能教完,


如果有學生覺得很慢,

老師都會跟他們說他們可以去別的地方學,

他沒有辦法一次教很多招,


因為老師教的是身法,不是招式,


最近新生要去比陳氏太極劍,這兩天我看了一下,就覺得快昏倒,

因為新生完全沒有陳氏太極拳的基礎,最基本的身法都做不出來,

比方說展翅點頭,他就是陳氏太極拳中叉步的身法,

因為他沒有基礎,所以他只能分解成兩個動作,


所以一個很尷尬的現象,

陳氏的器械沒有陳氏拳架的基礎,很多招式都會斷片成好幾個分解動作,

但是如果有相當的基礎就可以用拳架的身法一氣呵成為一個自然的動作,

如果再加上纏絲勁的基礎,很多的東西就會自然呈現出來,


不需要我們再單獨拿出來這是瓦龍掌,這是什麼圈,這是什麼螺旋纏繞,

也就是說這些名詞後來會被刻意強調,

是因為現在的人沒怎麼練基本,很多東西他就是出不來,

他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些東西出來,


這就是很尷尬的現象,因為他沒有練基本,甚至拳架,

所以他不知道為什麼,他沒有練到滾瓜爛熟,想都不用想,

所以他想像不出來為什麼這些東西會自然的出現在舉手投足之間,


在不同人選擇了不同的練習方式之後,再來質疑這些名詞的時候,

我們就會很納悶,這不是練了基本就會自然出現的東西嗎?

為什麼會有需不需要要求的問題跑出來?


你跟他說需要吧,這個答案會很奇怪,

因為本來就不需要刻意練,

所以只能跟他說如果他覺得不需要也可以不用,

他就不想花時間心力在基本,他沒辦法理解你在說什麼,

那就不要勉強,

因為純粹只是他練習方法中基本的比重沒有那麼高而已,


我喜歡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o^


之前場地有個選手,我跟他說什麼,他都不能理解,

他要我跟他解釋為什麼,他說他理解了就會照做,


我後來問老師,像這種情形我要怎麼回答,

老師說請他照自己的想法練就好,


我喜歡這個回答^^


我現在也完全都沒有跟場地的人講,

我捏劍訣劍指就是瓦龍掌,連提都沒提,


人家如果覺得不需要,真的連提都不要,

何必製造別人困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