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運第一屆陳氏38式太極拳女子組第一名(林麗雲老師)

2025年7月11日 星期五

20250711丹田運轉與纏絲勁

前半小時是暖身,我從來不做暖身,所以不喜歡,


後來我今天看的這個角度不像是渾元樁,

又因為離其他人很遠,馬上氣就下到腳底了,

接下來是陳氏太極最基本的丹田運轉,

很快勞宮兩團就帶著丹田開始環繞,像太極圖的漩渦一樣往內往外,


這些是剛學拳的時候就有的基本現象,今天又更強烈@@


我其實不太跟招式外形,尤其手腳在什麼位置,

而是看髖關節放鬆的空間角度及合勁路線,

這些都是纏絲勁練習的必經過程,


所以一個拳架招式,對別人可能沒有意義,

只是看的角度不一樣,練的角度也不一樣


也許是最後一次來台灣的關係,

我今天看到的老架一路,80歲的年紀,

震腳也沒偷工減料,發勁的速度不減當年,


另外現場觀看跟影片的差異性在,影片根本拍不出來那些很細微的東西,

而那些很細微的東西,如果沒有經過長時間纏絲勁的練習,

就很難看出來髖關節帶出來的空間變化非常的細緻,


我的意思是,如果沒有在纏絲勁下過過程,

可能只會注意外形系統的差異性,

事實上外型真的不會也不應該困住練拳的人的視野,


現場跟影片的差距很大,尤其拍攝角度的不同,

就算是多角度拍攝也根本就拍不出來,


其實我壓根忘了他的招式外型怎麼打,

我腦海中只記得拳架中纏絲勁的路線及空間變化,

那是一個修正到非常漂亮的路線


倒捲肱,無論哪一個系統,傳統老架是重心從前腳移到後腳,

新架就是都維持在前腳,

這是今天老師提出的疑問得到的解答,

老師會提出這個疑問,

是因為台灣的生態太喜歡拿老人家的影片訂規格求答案,

實在是太為難這些老人家了,

一不小心就會害大家又開始吵架XD


學個拳而已,真的不要吵架,吵架真的不好:p


我剛剛思考了一下為什麼影片拍不出來現場看到的部分,

我覺得是空間,


影片根本拍不出多維度的空間@@


影片真的是很多視覺盲點,我覺得不同的人看影片會吵架是因為影片本來就有死角,

為了不同的死角去耗費生命真的是很不值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