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運第一屆陳氏38式太極拳女子組第一名(林麗雲老師)

2025年7月2日 星期三

20250702打開眼界的導師

我很喜歡上老師的課,

因為我覺得老師對教學及招式與身體契合的嚴謹度是我比不上的,

我不如人的地方,我自己會承認,而且會給人讚嘆,


老師對太極拳的態度從來是用來幫助別人的,而不是用來炫耀自己的,


老師以前因為學生沒有辦法理解從拳架練出氣是什麼樣的體驗,

他會找各種方便法門讓學生去暫時體驗,


密宗的中脈功法是張元耀醫師很多年前推薦給老師的,

老師後來在教學上發現對學生很有效果,但他不會很刻意強調,

甚至到現在他已經好幾年沒有再提這個功法,

因為我們是以練拳為主,而且他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


密宗的練法就不適合我,

但是從拳架練出來的東西確實有部分跟中脈很類似,

特別是脊椎的位置,


但是拳架的設計真的很特別,

他並不是只有環繞脊椎的前後一圈,也不是只有貼著脊椎上下,

所以我常常覺得光練拳就行了,

我不用想太多在氣怎麼走:p


今天凌晨被腳底的行氣驚醒,

他就像地震要來的前後所能感受到天地間能量的醞釀,

湧泉並不是只有一個點,而是腳底凹陷處所涵蓋的那一整圈,

腳底的兩個側邊同時連著腳後跟,沿著兩腿骨的側邊也同時相連,

乃至軀幹的兩個側邊,兩鎖骨上方的凹陷處,

都在自然行氣的過程中時自動產生相連的現象,

這個時候丹田就穩穩的坐鎮一個主心的位置,

所以就我的歷程來說,他其實是一個現象,


所以我從來不相信臨時抱佛腳這種事,

我常鼓勵那些平日勤練的人們,不要相信資質或天命那些鬼話,

因為涓涓細流終成大江大海,


這麼說吧,我覺得我練拳並不是為了表演、比賽或讓人知道我練出什麼,

而是學習把注意力回歸自身,

而不是關注別人跟我一不一樣,或有沒有照著我的意思練,

我覺得這真的是價值觀跟練習法門的不同,


他只是我們可以自由選擇適合我們自己的另一種角度,

如果我們不懂得欣賞讚嘆別人,

那只證明一點,我們身邊都只有不如我們的人,

那表示我們還沒有遇到可以幫我們打開眼界的導師,


我從來只關注在能幫助我打開眼界的人們身上,

我不太習慣做浪費時間的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