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喜歡翻書,
但純粹是當故事書看,不太會寫,
有一次老師看完我們寫的作文要送我去參賽,
謹慎起見,他叫我先寫一個劇本,
卻沒有告訴我要怎麼寫,
我的個性也不適合編劇本,
之後國中的國文老師給我很大的啟發,
上課時老師告訴我們,要多看社論,
因為社論都是有真材實學的總編輯寫的,文筆都是當代的一流,
看社論可以學習如何思考,如何表達,
尤其學習如何寫一篇有架構的文章,
國中老師還告訴我們,要多去看國際新聞,
思想才不會封閉,看事情也比較不會以自我為中心,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以後就不會不自覺養成夜郎自大的習慣,
我聽完就很努力照做,
以前的報紙都是紙本,因為以前的年代沒有網路,
所以我看報紙就養成一個習慣,先看社論再看國際新聞,
其實我很少看國內尤其是社會或娛樂新聞,
我覺得學生時代的學習受國中老師的影響很大,
如果遇到一位知道教我們學習方法的老師,
其實真的就是影響他一輩子的學習方法跟態度,
尤其是學習的價值觀,
練拳之後,我發現老師的教學方式跟我的國中老師也很像,
他們從來不教我們背誦或複製式的學習,
而是教我們學習如何思考的方法,
而且都教我們一開始就樹立起架構的觀念,
他們也都教我們想法都不要太封閉,多聽多看多學習,
還要懂得包容及尊重跟我們的所有不一樣,
人的一生會成為什麼樣的人,跟他的價值觀有很大的關係,
學習的價值觀又跟老師的教授方式有很大的相關性,
很多的現象都不會是單一原因,
如果一個人的學習態度讓我們覺得困惑時,
通常是因為學生時代不同的學習過程奠定了日後價值觀的懸殊差異,
以前的老師社會地位是很高的,
我們那一代甚至父親那一代看到老師都是先鞠躬敬禮,
所以他們的教學很容易影響我們的價值觀,
現在的老師要去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基本上會有困難,
因為家長本身就不信任老師,
這個社會對老師的存在價值也沒有很尊重,
現代人的學習其實很少把老師當成一回事,
所以要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價值觀其實是非常困難的,
這是我現在的觀察
雖然表面上有禮貌,但也僅此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