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0
林師昨天打了一趟新架,
阿嬤到今天還不住的稱讚,
毎一個發勁,都在空中發勁,不是只有旱地拔蔥而已,
丹田跟上盤與下盤之間,彷彿磁浮般,卻沒有斷成2截或3截,
(但這並非意味著林師的練法將意念高度集中在丹田,
這是場內學員要很留意的,看拳不能著相,否則會本末倒置,
因為只看到結果)
林師將學員的刀調整了一番,
跳躍的部份,卻找了我調整,
原因是,年輕人彈跳力夠,但要練成空中發勁,
沒有內氣,是根本就不可能練成的,
如果只想靠拉筋的話,無疑是.....請鬼拿藥單,更加的誤解,
拉筋或暖身,是初學者還沒有辦法體會打拳放鬆的練法,不得不如此來避免運動傷害,
行架中沒有內氣連貫,
招式跟招式間,動與動間,也是斷成一截一截,
不是把氣吐乾淨就連在一起了,
就像阿嬤今天講的一句話,非常漂亮的一句話,
很多人把太極拳想的太簡單了,
我認為,很多人把林師的拳理想的太簡單了,
然後用其他林師沒教過的複雜的練法去練林師教的架子:p
我想起一個學員,每次下課後都會問其他學員,
課後互相討論複習,這是很正常也很正面的,
冷不防的,他問了毎一個學員,詫異每個學員講的都不一樣,
最後他問到林師,
林師回答完,他大驚,
"老師你怎麼講的跟其他學員都不一樣?"
"老師你怎麼打的跟其他學員都不一樣?"
聽完這個例子,
所以現在,如果學員納悶的問我,"那爲什麼誰誰誰是這樣打?"
我總會回答,那你覺得林師是這麼教的嗎?
在很多運動中,是用數種有共同效能的肌肉同時收縮或延展來牽動關節活動,
太極拳卻非如此,
這是爲什麼很多運動都跟內氣的生成無關,
卻獨太極拳能自然打拳就生成,
跟練拳的規律,很有關係,
跟打拳的速度或技巧,沒有直接關係,
這個規律,我們稱作拳理,
缺乏這個拳理,拳怎麼打怎麼看,也跟很多運動都差不多的類似,
今天國慶日,林師給了大家很多福利,
就調發勁:p
當然,我今天再聽,雖然是數不清的n遍,
還是覺得有所得,
這發勁的練習,能讓全身筋骨越來越開,氣越形充實,
這是太極拳寶貴的地方,
一式左右蹬一跟,怎麼會練到拉傷跟肌肉酸痛,原因無他,
如果把很多運動的練法用在太極拳上,一旦不拉筋不暖身,拉傷或肌肉酸痛是自然的結果,
但如果,照拳理的左右蹬一跟,
卻會讓穴道漸開,越發越開,
以兩肩來說,膏盲會越來越開,肩胛骨會不住的往下垂墜,
(決非意念高度灌注在肩膀穴道或筋骨,甚至不斷轉動肩膀,或拉肩膀的筋,
這是練法的很大差異)
今天課後,我們在埔茂,
阿嬤高興的說,他以前舊疾可是要用手敲打胸口才會舒坦,
現在發勁,覺得體內氣能跟著發勁出來,很舒服,
不必再用手敲打胸口,
這是太極拳增益人體健康不思議的好處.
*******************************************
喔......對了對了,
今天左右蹬一跟,林師講的練法跟中脈有很大關係,
中脈是這麼自然練成的,
不是高度意念灌注在中脈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