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運第一屆陳氏38式太極拳女子組第一名(林麗雲老師)

2011年5月24日 星期二

允執厥中

2011/5/24
林師很重視纏絲勁的練習,
對初學者來說,這是每天必備的作業,

對進階者來說,這是不可一日或忘的功課,
在這裡我也區分纏絲勁尚未得氣者與得氣者分別說明,
請學者依自身情況衡量所需,
纏絲勁尚未得氣者,重在依照拳理建立起新的習慣,改善過去使氣使力的習慣,
人體分上盤與下盤,
纏絲勁的練習重在以下盤帶動上盤,
就像手拉坏一般,只需下方底座旋轉,
不需上半部自己動來動去,
纏絲勁的練習中,上半身是不動的,
他只是讓下盤帶動,上盤跟著下盤動而已,
我們在纏絲勁中要練習的就是讓內氣在新習慣建立的練習過程中自然產生,
(並非不管拳理的一直練拳架的外形,
拳打萬遍神理自現,建立在合乎拳理的前提)
讓內氣產生帶動全身的內勁,
這是拳架由外而內的關鍵,
內氣一開始雖然很小很少,卻是體內空間感加大循序漸進的途徑,
接下來是纏絲勁得氣者的說明,
中定並非指站在身體的中間,虛實不分,
(虛實分清非指外觀如廢了一隻腳般的極不協調,
拳理建立在合乎人體工學及結構的原理,非以自殘或殘他人視覺感受方式挑戰身體的極限)
而是形容百會與會陰連成一線的情況,
也就是立身中正,
即使在大架,外形動作雖大,
氣的相合就顯得更重要,
九大關節中,腰椎是最難放鬆的,
因為他動的最多,最不容易放鬆,也最容易受傷,
也因動的最多,燥氣過盛,身體一直無法達到很好的平衡狀態,
人體皆有氣,但如何讓好的氣浮上來,不好的氣下降,
就有賴打拳時拳理的落實,
纏絲勁的練習強化了拳理的落實,讓氣路更為寬廣,
並依落實程度,氣路的寬廣度(而非強度),讓身體的平衡達到最佳的狀態,
對尚未得氣者言而,身體的平衡指纏絲勁外觀的平衡(非指單腳獨立或走鋼索般的不晃動不掉腳),
對已得氣者而言,身體的平衡指的是人體陰陽二氣的調和,
前者是後者的奠基,後者是前者的延續,

二者都不應有偏倚的地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