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運第一屆陳氏38式太極拳女子組第一名(林麗雲老師)

2009年2月4日 星期三

立春答某人書

2009/2/4
我一向捍衛林師的東西,強硬而激烈,
您則不然,您只是默默的去實踐他,也不與人爭辯,
我認為我該向您學習,默默的實踐林師的東西,


您上次問我,如何放鬆,
林師這幾天剛好上到,
您與黎明師姐春節這幾天也很盡心盡力為林師忙上忙下,
我想稍微整理一下您沒上到的部份,供您參考,
林師周日及周二以人體骨骼圖講述人體肩胯放鬆的方式,
人體的肩胛骨與坐骨在肩胯放鬆過程中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所以林師要求我們以肩胛骨自然鬆沉到背部呈現平坦,不使肩胛骨特別突出,
而非以刻意壓肩方式讓不自然的棚勁擾亂阻礙身體的氣機自然走向,
坐骨亦如是,
今天(周三)林師講到熊經,正是這兩個地方練習體驗鬆沉的最基本,
林師要求我們的胯能自然鬆沉到如旋轉椅,
胯一鬆自然因身體的重量產生旋轉,
下三關能節節放鬆節節貫串,自然能產生初步螺旋,
此係骨節落差生理自然,
又如手拉坏,螺旋上下,
氣機也以此自丹田連貫湧泉,再回注丹田,週而復始,也以此自丹田流注全身氣脈,
非常的自然而毫不勉強,
回到您前幾天問我,如何放鬆,
您還記得幽默的廖醫師,他雖然愛開玩笑,但字句珠璣,
他講了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
痛哪裏針哪裡是最笨的醫師,
在練拳的過程亦如是,
哪裡沒有鬆就刻意去練那裡的筋骨是很沒有效益的,
我常感受到很多人為了練拳把自己練到筋骨傷害,
原因卻是為了練習放鬆,
我們必須學會分辨功法的適己性,
林師要求我們要重視熊經的練習是用心良苦的,
不知道怎麼練的人會覺得索然無味,
自然也不會花心神去練,
熊經正如林師所要求,練習同步鬆沉肩胯及上下相隨,
但很少人會認真注意把這三天的課程合起來看,合起來練,
見樹不見林於焉誕生,
肩與胯重要性息息相關,練習功法亦如是,
無法鬆胯者,肩亦難鬆,
若見胯未鬆而肩鬆者,此肩非自然而鬆,乃刻意沉肩或壓肩所致,
學者不可不辨功法差異所在,
自然的鬆肩法在鬆坐骨附近環跳處,
環跳一鬆,肩與胯自然同時鬆沉,
您一定要把以下的觀念清楚帶入您的學拳思維中,
學拳的人,受人滴水之恩,必當湧泉以報,
人不可忘本,否則一朝便會忘了自己是誰,
拳也會自陷瓶頸,不可自拔,
因為哪裡沒有鬆就去練那裡的筋骨,
容易因為強練導致筋骨絞損,角度修正再多也一樣,不可不慎,
我深刻感受到多人為了練習鬆肩導致誤以為有鬆肩的效果,
但事實上卻把肩鎖骨胸骨附近的筋骨絞的更緊,
我經過時總猶豫,卻忍不住嘆氣,
那已經不是藥物所能治根,
回到放鬆的問題,
我最後只能回答您,自然的練習放鬆才能為往後把源源不斷的纏絲勁自然而然帶入行架中奠下根基,
我只能告訴您,林師拳架的魅力在,不會為了放鬆某處其他處就全僵掉了,

祝您學拳如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