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凡四訓》當中提到一個事例,就是「舜在雷澤」。
當時候大舜在雷澤這個地方,人民風氣都是互相爭奪,不懂得禮讓,很可能都
會出現一些沖突。
而大舜並沒有指責,他自己以身作則,做出榜樣來,做出禮讓、恭敬的態度。當地的老百姓看久了,他的善良被喚醒了,也都效法大舜,懂得禮讓了。
那舜是很有德行,又很有威望。
其實他可以用言語來勸大眾,「以舜之明哲」,可以以一言而教眾人哉,「不以言教而以身轉之」,這是「良工苦心也」,這用心良苦。
其實我們這個時代,這個例子是我們的好榜樣。人現在沒有基礎了,你跟他用講的,一來,他一下子聽不懂;二來,人現在疑心很重,你講多了,他會看,「你說是說得很好聽,你做到底如何?」
我們講多了,自己的德行都跟不上,反而讓人家懷疑,甚至讓人家否定了。
明白的道理,不要急著要去說服人、要去教人,首先,我們自己先做到。
這個就是舜給我們的提醒,給我們的示現。
所以修學的路上,謹慎「好為人師」,自己都還沒做到,就急著要教人,事實上,把精力都放在見人過,然後就攀這個緣,一定要人家聽我們的。
其實每一個人的緣都不同,我們看得懂因緣嗎?
今天我們跟他談修行,第一個,我們的知見對不對?
我們自己要先確認這一點,沒有先確認知見了,就急於要跟人家講,那個都是好為人師的習性在作用了;
再來,縱使我們的理可以講得對,契不契機?能觀得到機嗎?
而當事人,他現在是哪一個人負責引導他、教導他?
一個年輕人在團體裡面,十個人跟他講,二十個人跟他講,你看他會不會聽亂了?那這一二十個跟他講的人,有觀照到他的狀況嗎?
你要幫人,要看得清楚情況,不然都幫倒忙啊。
就好像爺爺奶奶都希望孫子好,可是他們教的可能不見得觀念對呀,可能不見得能很好的跟爸爸媽媽配合,那會幫倒忙啊。
師父當時候跟李炳南老師學習的時候,李老師說,「你只能聽我一個人講」,這個都有深意啊。
一個人還沒有建立起是非判斷、正確知見以前,他聽愈多人講,他聽亂了。
所以我們勸人,他的主管是誰?教他的人是誰?
要更鞏固他對負責他修學的人,更有信心,這樣才對啊!
結果我們跟他講,跟他的領導講的不大一樣,我們還說你領導錯了,我對。
那整個他的知見就建立不起來了。所以很多事情,都要考慮得周到,考慮得深遠。
而師父講經,事實上都給我們講得很明白了,我們應該是堅定每一個人對師父教誨的信心,把師父的教誨重復的提醒每一個人。
師父的教誨我們都記得不深刻了,每一個人假如又好發揮自己的見解,那怎麼去護念彼此,護念同參道友?
我們的根性都不足,十句話裡面,應該是十句都是經典跟師父教誨,這個才是正確的。
但是,我們觀照一下,我們講十句,有幾句是師父的教誨?
這個時候我們就想著,我們可以教人,可以為人師了。
其實這一些觀照都是很必要的。
所以往往在道場的年輕人特別難修行。
年紀大的人一看到年紀小的,他就很想去跟他講。
我們所有的言語,有沒有跟師父教誨相應?
這個是我們要先冷靜觀照得到的。
所以師父一直強調,「隨順聖賢教誨」,那我們的言語都要跟這一句相應才好。
人每一個言語都要提起一種責任的態度,講話不能隨便的,要能護念眾生,要能「與人為善」,不能變成讓年輕人都不知道聽誰的了。
再來,縱使講的都是正知正見,我們言行假如不一致,也護不了這個年輕人。他一看,失去信心了。所以「為人演說」,這些次第,師父一再的提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