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運第一屆陳氏38式太極拳女子組第一名(林麗雲老師)

2009年7月27日 星期一

極限

2009/7/27
在林師課堂時學習而不思考,
那對拳其實是沒什麼幫助的,跟看影片學習是一樣的,

原理透過林師課堂而能倒背如流,
周日老架,每次林師上1個小時到2個小時,
這麼長的上課時間,總不能,身體跟著手足舞蹈,腦袋卻是一片空白的,
我相信上課時的即時練習,遠高於回家後自己練的效益,

我們常看學生時代,一些唸書效果還不錯的同學,
他們的學習經常是極有效率的,而且大多是在課堂上的吸收,
所以他們不太需要回家後花太多時間在重複整合上,
重新學習是非常耗時也非常沒有效率的,
那往往也淪於背誦式或強記式學習,
(被動式學習往往奠下日後依賴性學習的根基,
或者說,只會吸收,不會思辨)
我認為學習方式在任何領域都不會有太大的差異,
這所以,每次林師上課時快速的為師兄姊複習時,
能得到最佳效果的,也往往是那些習慣上課時吸收的,
也由於每次複習時都是重複那些要點,
有人覺得林師過去沒有講,有人卻聽了好幾遍,
如非年資差異,怕也是學習方式不同引起的差別,
不過我在這裡是要強調,聽了好幾遍卻仍有學習效益差異過大的情形,
把基本的拳理講的出神入化飛天鑽地,從來就不是林師的上課風格,
林師上課時講的內容,從來是讓師兄姐覺得簡單到沒什麼,甚至非常容易忽略的,
我相信每一位師兄姐都能認同我這樣的形容,
那為什麼有的人練有心得,有的人還在門外排回,
偷偷教?私底下教?
拳的練習有他的完整性,如果光靠一次提醒或一次調拳就能入門,
那每天跟著學習的,為什麼落差這麼大,
新架困難度過高,
我想以上週日老架班教到的斜形為例,
斜形是一個四個隅角俱到的打法,
再加點立體意象,大致的三度空間就架起來了,
我們如果把我們的練習過程的每個點假設成變數,
換句話說,在每個點的趨向下,通過極限來定義,
well,我最近很喜歡用數學來形容學習過程,
雖然我很不喜歡數學,
不過數學實在是可以簡化很多.....容易令人遐想的文字,

在上週的斜形課程,我感受前所未有的.....如此細微卻又難以接近的極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