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運第一屆陳氏38式太極拳女子組第一名(林麗雲老師)

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

十月圍城

2010/4/13
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譯文:
希有的世尊!您所說這個深奧的經典,即使在從前,我雖具有慧眼,也能一聞千悟,卻是未曾聽得如此深奧的經。我既聞此經,自性清淨中,已悟有本來全真的實相。如果有人,得聞此經,而信心純正清淨,毫無塵念。而生般若真實之實相,就可知道這種人,是非常難得,是成就第一希有功德的人。
***********************************************
周日游師兄夫婦帶我們到太平吃豆花,
東西果然是傳統的好,
既細膩又實在,
回頭又去人家家裡叨擾一天,
林師說這樣子很不好,每禮拜去人家家裡白吃白喝,
我倒是擔心東西越吃越好,把嘴巴越養越刁,
就像我們看書一樣,看的書越多,好文章的標準也相對越來越高,
也像我們打拳一樣,打越久的拳,接觸過更多更細緻的東西,對自己的要求也會越高,
一開始我們打拳有一定的格式,就像我們寫文章有起承轉合一樣,
尤其要求初學者打拳要有意,
但學者不知什麼是意,常常把意當成了肌肉張力筋骨力,
卻是身體越練越硬,氣機越難以誕生,
就像文章越寫越死,越綁住自己,越沒有靈氣生命一樣,
我們常會建議初學者一開始去比賽,
因為那是最快進步的捷徑,
當老師的會認真的幫你看拳,
但比賽卻也是最危險的捷徑,
因為比賽有比賽的練法,平日有平日的練法,
選手打拳多半目露精光,因為要求眼神具足,
眼睛對初學者的要求很重要,眼到哪手到哪,那是一開始的規格,
但對拳架的再進一步卻很有限,
因為眼利如刀的情況下,很難鬆的下來,
因為他的眼睛太緊張了,
很難再往細緻的方向走去,
過度依賴眼睛來詮釋意,也是相當危險的,
那將會某程度的造成上下不相隨的情況,
林師課堂極為強調意跟神,
意在前而神在後,這是前後的對稱,
(林師教的這些東西,書上不會有,
又或者書上有,你卻不知道怎麼從拳架中練出來 ,
你得練出來才真正對拳經心服口服,
而不會認為捨己從人是個千古大騙術)
對稱的觀念在初期的拳架練習中極為重要,
那是避免走入追撞式打法或推法的關鍵,
打拳跟做人是分不開的,
打拳喜歡走巧,跟人也容易如此,

但打拳變化氣質的作用卻出不來,
這跟拳有沒有往裡頭打有很大關係,
我們稱讚有功夫的人,很少稱讚他打拳時目光銳利,
而是稱讚他神色安詳,讓人看了心生歡喜,
由衷的景仰他從架子內涵裡頭散發出來讓人目不轉睛的氣度與細膩度,
真正的武術家,常常不會看起來像個武夫,
太極拳是文人拳,意義並不在拳打起來像個文弱書生,
而是練過太極拳的人,受過太極拳變化氣質的作用,
看起來或讓人感受到的,就是一個很不起眼卻文質彬彬的文人而已,
我昨天看協會網站,大吃ㄧ驚,
理事長簡述很快更新了,
協會幹事是相當有責任感的,也一向講求效率,
但卻忘了將創會理事長放上,我認為是美中不足的,
創業維艱,每一步都很辛苦,
林師也絕不願揹上過河拆橋的評語,這不是做人的道理,
幹事事繁,網站循序漸進更新,情有可原,
我卻為林師憂心,
我常到高院師兄姐上林師課的大禮堂,
側面牆上陳列歷任法界先賢,高風亮節,學養俱是當代典範,
陳列遺照,意義非在歌功頌德,卻在供後進自惕,
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林師今早與我提及黃裕盛老師,年高80接理事長,
他做什麼年紀這麼大去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呢 ?
他也是身不由己,不得不接,
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傾全力幫忙,
我們會歷年來受很多組織共襄盛舉,
一旦別的組織有活動,我們要互相支援,
互相更,彼此的發展才會更蓬勃,眼界才會大,
我們會發展到現在,名次也拿的很多了,
拿再多都只是錦上添花,
我們這些年訓練出大批優秀的選手,也擁有大批素質相當高的裁判,
我們的裁判都不可能只會拿舉分牌而已,
我們的裁判不但個個都是選手出身,從計分裁判一路長期間訓練歷練到主任裁判,
我們這些年建立下來的比賽制度是非常完善的,
因為非常重視人員的訓練及過程培養,

我們有沒有能力成功的甩脫陳氏跟外家,跟蠻力沒有兩樣的刻板印象,而不會受人詬病?
有遠見的人,他必須很清楚制度的方向在哪,
不是一時之爭,不是意氣用事,
他必須前瞻而深具智慧的面對這一切一切如波濤洶湧的橫阻,以及人事糾葛,
慈悲沒有敵人,林師是這麼告訴我的.
****************************************************
打拳跟做人一樣,
把任何人當成敵人,

時時刻刻,都會像十月圍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