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運第一屆陳氏38式太極拳女子組第一名(林麗雲老師)

2010年11月8日 星期一

三換掌

2010/11/8
今天林師講三換掌,
三換掌在38式的規格是不發勁的,

這是非常可惜的,
但是因為38式是陳小旺大師為了便於推廣陳氏,濃縮老架與新架,
因為老架一趟75式,新架一趟83式,
如果不是有高度興趣,一般人容易覺得多又困難而卻步,
為了方便初學者能夠簡單容易的學習,
他刪減了很多陳氏的發勁,

雖然便於推廣,但也相對的出現很多遺憾,
刪減三換掌的發勁是一例,
雖然如此,林師教授學員時,仍建議練習三換掌時應學習發勁,
著重規格的場合,則避免發勁,以示尊重,
三換掌,由於交感神經的關係,很多學員遇到的困擾在身體的勁送不到左手上,
這時我們必須檢驗我們的胯是不是有放鬆,
我們既然以胯勁為練習方向,
胯的放鬆與否,勢必成為發勁的基本功,
否則勢難養成習慣,為來日的快速發勁作準備,
這是因為,發勁的基本條件,除了胯放鬆的快慢頻率外,
還包括氣在拳架中的開合收放,
而兩者是相輔相成,互有因果,在拳架上更是缺一不可,
進一步的,我們判斷胯的放鬆與否,
胯的放鬆,在拳架外觀的展現是鬆沈,避免起伏,
所以,如果架子起伏太大,氣很容易都洩光了,
這個架子再練10年也養不了聚不了什麼氣,
所以,當我提醒新進學員們,不要假柔矯柔的意思是,
不要故意把胯往下低,那成了高度的落差,
跟用拉筋後的韌帶鬆弛產生的弛張差,是一樣的效果,
雖然冬天裡,後者確實有暖身的效果,
但這兩種方式都很難把拳架中的氣養出來,
尤其,刻意把胯往下降低,很容易低頭彎腰,
不但失去立身中正,也加重下盤的負荷,
經脈的結實綁束,反而要藉由拉筋來舒緩,
打拳的效益反而被拉筋喧賓奪主,這實在是讓人無語以對,
我們看斜行一式,林師嚴禁低頭扭腰,把立身中正都給失去了,
卻是,不知是放鬆過於困難還是為何,
斜行作得出立身中正的學員,鮮少,
依然覺得自己打得很好的學員,頗多,
害林師也不知怎辦才好,
不講,學員永遠覺得自己打得很好,
講了,傷學員自尊,
今早跟新進學員們閒聊,我發現,
不是他們不願改,是他們聽不懂,或不知道我們在講什麼,
或聽的懂,但作不來,
比如說胯要放鬆,似乎把胯的高度往下挪或微調,就是放鬆了,
這其實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就像很多人模仿林師起式的動盪,
他們不知道那是林師在架子中湧泉帶起的動盪,
模仿的人卻只在手腳身體外形上做出相類的搖晃,來應付比賽,
他們雖能因為這樣的模仿在比賽得高分,
看不懂的人也會覺得很漂亮,覺得非常的有功夫,好像很有氣的樣子,
但因為身體裡面的氣僵滯,沒有得到拳架疏通經脈的效用,
這個就是質的不一樣,
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依樣畫葫蘆,
也是林師忌諱學員看影片學拳的最大原因,
回到胯的放鬆,胯的放鬆目的並不在作給裁判或任何人看,
這所以林師強調打拳要練身體的知覺,
氣的反彈才有可能,
氣的反彈是身體氣聚的開始,氣聚不在將用意念將氣集合在丹田不使流失,
那只會讓身體聚很多該被排泄出去的濁氣廢氣在丹田,
(我看最近某比賽影片,一選手將地氣強吸入體內,看了令人頭皮發麻,
以上練去,已走極端,不如不練氣)
相反的,自然的拳架能涵養腎氣,
這所以很多招式的設計,光一個招式作足就能膨起兩腎,
三換掌即是顯著的例子,
發勁更是能加強腎氣快速的流通變化,
只是在學者還沒捨棄對胯的外觀放鬆的迷思前,
這一切都只能是想像而已.
****************************************************
今早學員提到林師7年前的拳跟現在的拳,差異竟會如此之大,
這是因為林師的拳一直都有在進步,
而且內氣進步速度之快,令人吒舌,
學員們不要只著眼於林師的拳架好看,
那容易讓你們入寶山空手回,
因為真正的好東西在林師怎樣透過拳架把內氣練出來,
林師週日勸勉一位學員,不要一直想要比賽,
因為只比賽很難往裡求,
我笑著說,有些比賽比10年,10年前跟10年後拳都打一樣的,甚至不進反退的,大有人在,
你是要練比賽?還是要練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