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運第一屆陳氏38式太極拳女子組第一名(林麗雲老師)

2012年6月9日 星期六

斜飛式

2012/6/9
林師今天教到斜飛式(99式),
林師今天說,掤捋擠按須認真,意思是打拳時要將八法認識清楚,

認識勁別,才能練出勁道,也才不會將太極練成外家拳,
林師在教學時強調四維的概念,
剛好這兩天一位師姐寄送相關的投影片給我,
裡頭雖是針對佛家論說,卻以數維詮釋,很受用,
人異於一般動物在後者至多僅有三維概念,人甚至有實際的四維感知進化,
但很可惜的,人對於四維感知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很難彰顯,
換句話說,除了書本上的知識及工業或科學上的應用,
人對於開發自己身體四維能力的空間是很有限的,
我們練太極拳的人常有練到一定程度而感知或察覺的敏感度,
這是人生而具有的能力,長成人反而對這樣的能力予以否定或嗤之以鼻,很怪,
而我們練拳不過將這樣的能力回歸到孩童時期,甚至更為強化,
林師教學時,常指正學生行走坐臥姿勢若干,
旁觀的人看了,常說不出被指正的學員哪個地方怪或如何幫助他,

(林師常神不知鬼不覺為因疾來學拳的學生撥氣,使減輕不適,
我過去幾年看了會生氣阻攔,現在有點感同身受)
而是我們能看到被指正者人體結構的失衡,尤其是內在的失衡,

林師說,練拳在練身體的知覺,就是這樣的一個感知能力的練習,
相對程度的第六感,對氣的觸覺或視覺等覺察,都不過是這等感知能力的附帶及延伸,
而這些感知能力甚至包含拳架中自然產生的行氣,都緣來於拳架中的四維概念,
林師上課講拳架極重視空間與時間,這就是拳架中的四維概念,
打拳會自然產生氣,是透過拳架的練習,
而這個拳架的練習,如果缺乏四維的元素,
比如說像壁虎一樣平面打拳,沒有讓身體產生使有氣流動的空間,
至於時間,林師曾舉例兩火車交錯的時空感來說明倒捲肱,
等等都是拳架中的四維概念,這是林師上課不斷在招式講解中反覆強調的,
我們如果能掌握這樣的一個基本概念,才能充分理解林師所講授的內容,
否則見樹不見林,就會斷章取義,對學拳並沒有正面的幫助意義,
需特別說明的是,我們一再強調練拳要積極,但不要刻意,
意思是拳架中的四維概念不能透過想像的方式來練習,
他並非抽象的想像,或形而上的謬思,
以今天林師講的斜飛式為例,每一個轉折都強化身體內外的四維感知能力,
很遺憾的,林師常提醒拳齡較久的學生10個動作後來常變成5或6個動作,
而學生的注意力卻常放在林師教的或打的跟以前不一樣,

因為有了以上的四維概念,我們才能進一步理解為什麼林師說,
掤捋擠按須認真,意思是打拳時要將八法認識清楚,
認識勁別,才能練出內勁,也才不會將太極練成外家拳,
缺乏四維概念的理解前提,觀念落差只會相對拉開對拳理的辨識跟理解能力,
而一概打入太極拳不存在這些東西的思維,
今天林師教纏絲勁時詳細說明八法,
八法是太極拳的章法,
前人云,無規矩不以成方圓,
而太極拳的規矩就是八法,
我們前面一再強調拳架中的四維概念,是因為人體的自然結構才能產生四維空間,
因為這是人生而具有的,
換句話說,合於人體自然結構的八法練習能自然產生四維的附帶效果,
拳架中的自然行氣正是其中之一,
我們再看今天林師示範纏絲勁時,雙手無論使棍或轉書,
空間感非常明確,卻又極其自然,
因為這是不需要透過扭曲人體結構,也絕非私下刻苦練習,
反而是合於人體自然結構的展現,
合於人體自然結構才是勁源所在,
不需要透過打沙袋,撞沙包,推卡車或玩弄騙術,

因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回向給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