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14
馬虹的陳氏太極拳理闡微,
書中不時提到陳照奎教拳時的情況,
我認為令人尊敬的老師總有相類似的地方,細心而用心,
馬虹非常尊敬他的老師,
他不遺餘力的澄清外人對陳照奎54歲英年早逝原因的誤解,
他也常不假辭色的駁斥那些假外學以自輕的學拳者,
當一個老師最傷心的,不在學生東學西學,
而在學生把在外學的東西跟自己的老師強調外面的老師教的有多好多仔細,
學生卻沒發現到,那其實是當老師的天天耳提面命學生卻置若恍聞的東西,
我們在博覽群書的同時,
是不是也習慣用自己對書上的初步認知來質疑老師平日所教內容,
還是用來幫助更進一步理解老師的東西,
我們必須時時提醒自己,
學拳應常懷感恩,而非用高標準要求老師應如何教,
學拳的瓶頸常在於,無法學會放下就沒有機會遇見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
不單拳的風格與個性相關,拳的程度界線也跟個性息息相關,
我看過很多實例,汲汲營求一場空,看似有進實似退,得失之間寸心知.
最後再提醒各位學拳同好,
當老師的都會在提醒學生避免誤入歧途數次無效後就不願再多說,
以免讓學生感覺老師阻礙或壓抑學生的發展.
********************************************************
老師今天老架依舊不厭其煩強調纏絲勁,
程度分野在於,鬆胯是用意念鬆還是不假思索的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