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運第一屆陳氏38式太極拳女子組第一名(林麗雲老師)

2009年5月13日 星期三

20090513發勁練習概述

2009/5/13
煉精化氣的第一步就是年輕化,
肌膚觸摸如嬰兒般,

你說要練氣怎麼不去練氣功,
唉...........你不明白,
打太極拳產生的氣比一般氣功好不知多少倍,
真的,你不會明白的.
***************************************************
今天林師帶大家練習迎門肘,
林師看著大家練習時,突然提醒大家迎門肘不可用挑肘方式練習,
我若有所思,挑肘在技擊是很好用,但在太極拳...........
一位師兄問我發勁是不是感覺像坐火車,
我沒好氣的回他,坐火車晃來晃去,我不愛坐火車,
接著練習當頭砲時,我終於忍不住說,
我們大部分人是用上半身在發勁,
那不叫發,那叫全身亂顫晃動,
那是一個失衡的妄動,
很少人能像老師那樣以湧泉接地,
林師說,那還是要練,
旁邊師兄姊開玩笑說互相指正不要用肩,
我看著看著,也學他們用肩發勁著玩,大家笑成一團,
是很好玩啦,但我深知那是怎麼一回事,
外形學拳,害人不淺,歸究不知所以然,
我們若將我們全身的重量直擊於肘尖,甚至身體的任何一點,
那會具非常破壞力沒錯,但錐子受不了比他更硬的對象,
迎門肘向來被忽略迎門的部份,

比賽容易被這些迷思所迷惑,
一位師姐回來向我細述比賽過程,我沉默不語,
他後來問我,好似對比賽的事不感興趣,沒有反應,
我嘆氣緩緩的說,
你知道,比賽最大的一個盲點,就是要贏,
要贏,你就必須往練給別人看方向走,往家裡擺不下的獎盃獎狀走,
裏邊呢,空的,是不是有沒有心裡有數,

我累了,不想再提這些了,
這位師姐.......依然殘留比賽後的激情.
**************************************
大架,不代表發勁也要用那麼大那麼誇張的身形動作,
大圈小圈從來不是外形在區分,
螺旋纏繞是在裏邊的,不是斷成一截一截的,不是做做樣子的,
練習發的最終目的始終不在消耗,
為了發那樣的彈抖外形,把蓄發的意義目的模糊了,

這算不算.....一種思維的偏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